jamacor
16

「凡事感謝祂,因為一切都是美好的。」

「要養成一種習慣,每天多次舉心向上,向天主發感恩之情」。關於基督徒生活的一篇新文章。

靈修生活2020年 12月 25日

—— 一切都是好的

—— 凡事都是為獲得益處

—— 別忘了感恩

說到明智的生活,它意味著把握生命的本質、欣賞有價值的東西、警惕邪惡的滲透、超越無關緊要的事務。「人生若以富足為可求,有什麼比智慧更富足呢?有誰能創造萬物呢?」(智8:5)智慧是無價的,人人都想擁有它。這是一種不能降格為知識的學問,而且是「品味」好東西的能力,好好的「鑑賞」。智慧書中希臘文的智慧翻譯成拉丁文sapientia,,這與英語詞彙中的savour「品味」有關。sapientia的原意是「良好的口感」,良好的嗅覺。智者能「品味」好的東西。在一個古老的祈禱文中,我們祈求天主「賞賜我們珍賞善的能力」。[1]

聖經說,智慧是相當容易得到的:「智慧是光明的,從不暗淡;愛慕她的,很容易看見她;尋覓她的,就可找到她;一有追求她的志願,她必預先顯示給他們。早起尋求她的,不必費勞,因為必發現她坐在門前」。(智6:12-14)。即便如此,要獲得這種「天生」的學問,我們必須尋找它、渴望它、儘早去搜尋它。「天主,你是我的天主,我急切尋覓你;我的靈魂渴慕你,我的肉身切望你,我有如一塊乾旱涸竭的無水田地」。(詠63:1)

這種探索需要一輩子的努力,因此智慧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。正如教宗經常說的,呼應息辣書(參德8:9),明智屬於長者,他們是「我們子民智慧的寶庫」。[2] 的確,年齡有時會帶來某些缺點,例如:個性上的缺陷,因僵化而不願接受自己的局限性,或難以理解年輕人。但儘管如此,長者往往擁有欣賞和「品味」真正重要本質的能力。最終,這就是真正的智慧。

聖施禮華面對一群主業團的信友談話時,曾經提到過這類需要時間才獲得的學問。「三十年後,當你回首往事時,會大吃一驚。自己會感到不得不用餘生來感恩,報恩……」[3]隨著時間的流逝,我們特別體會到有感恩的理由。過去讓我們極度擔心的棘手問題和困難都簡化了。我們的眼光會改變,甚至也許會帶點幽默。我們可以看到天主曾經是怎樣的引導我們,怎樣的利用我們的努力,甚至我們的錯誤。那些與真福歐華路生活在一起的人,都記得他經常很單純的說:「感謝天主」。如我們堅信自己唯有去感恩這個理由,便已獲取到真智慧的基本要素。天主在尋求祂的人心裡增添智慧,即使在他未年老以前,就能說,「我比年老的人更智慧,因為我恪守你的律例」。(詠119:100)

一切都是好的

1937年,在宏都拉斯領事館裡避難的種種貧困和憂慮中,聖施禮華寫信給分散在馬德里各地的主業團信友:「振作精神!儘量確保每個人都是喜悅的:每件事都是有益的,每件事都是好的」。[4] 一個月後,另一封寫給瓦倫西亞信友的信中,他也給了他們同樣的忠告:「振作精神。很自然地,如果你們變得悲傷,努力重新恢復你們的快樂。一切都是好的」。[5]

一切都是好的,凡事都是為獲得益處。這些話是基於聖經中的兩段經文。其一是當天主在創造萬物時,祂的喜悅逐漸增強,最後達到高峰:「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,認為樣樣都很好」。(創1:31)。另一句是聖保祿的箴言:「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,獲得益處」。(羅8:28)聖施禮華把這句話濃縮為「萬事如意」omnia in bonum的短誦。多年前,在1931年的耶誕節,這兩段來自聖經的線索被穿織在一起,往後成為《道路》中的一條。「你要習慣地每日多次舉心歸向天主,感謝祂。因為祂給了你這樣,給了你那樣;因為有人輕視了你;因為你缺少了所需要的,又或因為你擁有了所需要的。因為祂創造了祂美麗的母親,她也是你的母親。因為祂創造了太陽、月亮、這個動物或那個植物。因為祂造了那位口才出眾的人,也造了你這個口齒不清的人……。為一切的事,感謝祂,因為一切都是好的」。[6]

在這裡,值得感恩的理由的順序沒有特別排列。既然一切都是好的,我先想到的,接下來、再接下來想到的……,都是感恩的理由。「因為祂創造了太陽、月亮、這個動物或那個植物」。聖施禮華似乎在告訴我們,無論我們眼睛看到哪裡,我們都禁不住找到頌謝的理由。我們在這看到,人類對天主美善的讚嘆溢於言表,這份驚訝令人想起聖方濟的太陽歌(Canticle of the Creatures),宇宙一切都成為感謝天主的理由。「願你受讚頌,我主,為了月亮妹妹和星辰……,願你受讚頌,我主,為了風兄弟,又為了空氣和白雲,晴朗和各種氣候……,願你受讚頌,我主,那些為了愛你,並寬恕別人的人」。[7]

「因為祂給了你這個和那個」。天主給了我們多少禮物,而我們卻是多麼輕易地就習慣了它們!健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健康被定義為「生活在沉寂的器官中的生命」。我們通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,直到我們的身體不適時,才引起我們的注意。也許只有在我們不再擁有它的時候,我們才會真正珍惜自己曾經擁有過的東西。在感恩這方面,要「保持警覺」:仔細傾聽,以便察覺天主以靜默、貼心的方式賜給我們如此之多的東西。「天主的慈悲每天陪伴著我們。如能感知祂的慈悲,只要有一顆警覺的心就夠了。我們過分地傾向於只注意日常的努力和疲勞……,然而,如果我們敞開心扉,我們就能不斷地意識到天主對我們有多麼好,能清楚地意識到祂在小事情上是如何對待我們,從而幫助我們完成重要的事情」。[8]

我們經常貶低了這份感激之情的表達,因為我們認為只不過是償還一個人情而已。實際上遠遠超過於此:正是因為包含著「珍賞」美善,因此,感謝天主,意味著「與祂一起共享」祂賜予我們美好的事物,因為當我們與所愛的人在一起時,我們總是會更心滿意足。即使是最平淡乏味的事也能成為享受的原因:不大在意自己;發現生活的樂趣:「這是我們每天在生活的瑣事中所經驗到的喜樂,成為我們對天主父愛邀請的回應:『我兒,該按你所有,善待你自己……,不應取消你佳節的喜樂!』(德14:11, 14)父愛就在這番話中蕩漾迴響,何其溫柔啊!」[9]

凡事都是為獲得益處

如今,要人們對天主賜予我們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,已經是個挑戰了。更何況那些令人厭煩的事呢?「因為有人輕視你」:因為你受到冷落或對你漠不關心、因為你受到羞辱、因為你的努力沒有得到賞識……,「因為你擁有了所需要的,又或因為你缺少了所需要的」。令人驚訝的是,「擁有」和「缺少」竟然被放在同等的位置上。我們能真心因缺少健康、失業或心神不寧而感謝天主嗎?感謝天主,因為我們時間不夠用(這常常使我們痛苦!);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勇氣、力量和主意;或是因為這個或那個結果很糟……,嗯,是的,即使那樣,聖施禮華告訴我們,也要感謝天主。

這種態度提醒了我們,當聖施禮華在宏都拉斯領事館裡寫那些信時,他得面對的困境,及因此引起的痛苦,也就是《道路》中這一條的起源。[10] 邀請我們因為困難而感恩,這句話在五天前寫的筆記裡更加明確。「孩童心靈裡似非而是的雋語:當耶穌賜給你世界所謂的好運時,你內心要為想到天主的美善和你自身的邪惡而哭泣。當耶穌賜給你人們所謂的不幸時,你內心要喜悅,因為祂總是給你為你是好的,那正是你熱愛十字架的美妙時刻」。[11]

儘管寫那兩條的時間點很接近,但第二條的想法卻被放在另一章節中,有關神嬰小道的兩章中之一。這讓我們理解到聖施禮華隨時隨地感謝天主的屬靈氛圍的關鍵,「為一切感謝天主,因為萬事都是好的」。感恩是智慧的標誌,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與天主的親近而增長;但只有當我們的態度是「充滿希望的交託」[12] 在天主手中時。聖施禮華是透過神嬰小道才發現的。「你有沒有看過孩子怎樣感謝別人呢?效法他們,無論順境逆境,像他們一樣地向耶穌說:『祢真好!祢真好!』」[13]

由於困難而感謝天主理當不是自然而然發出的。實際上,甚至看起來像是在裝模作樣,甚至有點幼稚,好像我們在否認現實,在童話故事中尋求安慰。然而,在這些情況下心存感激,並不意味著對現實視而不見,而是要「看得更深刻」。當我們明白自己遭受的損失、挫折和傷害時,我們要勉為其難的獻上感恩。也許我們的觀點仍然過於世俗,就像個孩子一般,因為玩具壞掉了、摔倒了,或因他想繼續玩而不准他玩,他會認為這是世界末日。在當時,是件天大的事,但事過境遷後,一切很快就好了起來。「在我們的內心生活中,最好就是……像小孩子一樣,他們如同橡膠製成的一樣有彈性,不怕摔跤,跌倒了就馬上起身四處跑動,因他們知道,必要時父母會在旁安慰他們」。[14]

聖施禮華所說的感恩並不是遮掩生活中不愉快事情的「魔法斗篷」;而是舉目向上,望著向我們微笑的天父。這會導致我們信任天主,委身自己於天主,從客觀正確的角度上面對挫折,儘管我們會繼續傷痛。當我們受到傷害時,感謝天主意味著「接受」它。「向天主和他人表達感激的最好的方式,莫過於以喜悅之心接受一切」。[15] 當然,我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歡呼,也許恰恰相反。即使如此,即使我們的心在反抗,我們也要努力去表達謝意:「主啊,這太不可能了,這行不通的……,但是謝謝祢」。我們需要接受天主的旨意:「我想要更多的時間,更多的力量;我希望那個人對我好一點;我沒預期會遇到這種困難,這種缺陷。但祢最清楚」。我們請求天主按照我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安排事情,但要懷著安穩的信心,相信祂知道祂自己在做什麼,並從我們只認為是不好的事情中,汲取好的」。

即使在我們看來是壞的事情中,也要心存感激(正如在1931年12月時寫的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樣),意思是「像孩子一樣地相信,像孩子一樣地愛,像孩子一樣地貶棄自己」。[16] 無論這種貶棄在我們內心生活中,以任何不同的方式變化表現出來,但總是反映出一種信念:在天主的眼中,我們是非常渺小的,我們所掛慮的事也是非常渺小的。儘管如此,對天主而言,祂把我們看得比世界上任何人都重要。這讓我們心生感激之情,因為「知道我們是被愛著的」:感謝祢在我身邊;謝謝祢,因為這對祢是很重要的。在與天主表面上的距離中,我們覺察到祂的親密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默觀祂,因為問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面對逆境時,我們才意識到,不管遇到好的或壞的事,凡事都要感謝天主的最深層原因是:謝謝祢,因為聖愛無處不在。感恩行為的真正原因,及所有感激的泉源,基於:天主愛我,和我生命中的一切,都是去愛和知道自己被愛的機會。

我們為自己沒擁有的、為別人的冷漠、為我們所欠缺的,或為自己錯誤的後果而痛苦不堪……,這些都是讓我們「記憶」的機會,讓我們覺察到天主的聖愛。我們意識到,儘管我們很難捨棄某些東西,接受痛苦或挫折,但如果我們有天主的愛,那又有什麼關係呢?「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?是困苦嗎?是窘迫嗎?是迫害嗎?是饑餓嗎?是赤貧嗎?是危險嗎?是刀劍嗎?」(羅8:35)

因此,是可能的,我們「凡事感謝天主,因為一切都是美好的」。基督徒「瘋狂」地感謝萬有,源自於神聖的父子關係。一個深知自己有個愛他的天父的人,真的不需要更多。超乎一切,一位好父親是值得感恩的。耶穌就是這樣的愛祂的父親。耶穌是感恩的化身,因為祂從天父獲得一切。身為一個基督徒就是蒙受到這份愛、這份感恩:「父啊!我感謝你,因為你俯聽了我」。(若11:41)。

別忘了感恩

「我的靈魂,請向上主讚頌,請你不要忘記他的恩寵」。(詠103:2)。在聖經中,天主經常邀請我們去回憶,因為祂知道我們是多麼健忘,就像孩子們只顧玩自己的玩具,而完全不去理會爸媽一樣。天主知道,也理解。但祂溫柔地把我們吸引到祂身邊,千方百計地對我們耳語:「記住」。因此,感恩也是一個記憶的問題。這就是為什麼教宗方濟各經常提及「感恩的記憶」。[17]

能隨時即刻的對那些讓我們厭惡的事表示感謝,的確似乎令人驚訝,但實際上,有助於我們記住為愉悅的事感謝天主。此外,平日生活給了我們很多「記憶」的機會:飯前和飯後稍停,做些祈禱;在彌撒或個人默禱之後;為我們日常生活、為我們的工作、為我們棲身之所、為愛我們的人……等等平凡的事物感恩,發現它們的「不平凡」之處;感謝他人的喜樂;在所有幫助我們的人身上看到天主的恩賜……,我們也常經歷生命中似乎特別美麗的時刻:令人驚艷的落日、意想不到的善舉、愉快的驚喜……,我們還能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,體會到天主聖愛的光輝。

從古以來,人們就在傍晚的夕陽餘暉中看到自己生活的一幅畫面。因此,如果感恩是長壽者智慧的一部分,那麼,每天以感恩之心完成,是多麼美好啊!當我們在天主臨在中停下腳步,反思自己一天過得如何時,當我們為這麼多禮物感謝祂時,天主也會「欣慰」,包括etiam ignotis,[18] 那些我們不知情的禮物;同時,也當以孩子般的信任請求寬恕,因為我們沒有充分的知恩報愛。

Carlos Ayxelà

[1]「伏求聖神」禱文,天主聖神特別敬禮彌撒中集禱經

[2] 教宗方濟各,2015年3月4日

[3] 1955年1月21日,家庭聚會筆記,引述在Noticias,1955年8月,第53頁

[4] 書信,1937年5月17日,取自《道路》Critical-Historical edition。第268條

[5] 書信,1937年6月15日,取自《道路》Critical-Historical edition。第268條

[6]《道路》268條。原始筆記日期1931年12月28日

[7] 亞西西聖方濟各「太陽歌」

[8] 教宗本篤十六世,講道,2007年4月15日

[9] 教宗方濟各《福音的喜樂》2013年11月24日,4

[10] 參見《道路》Critical-Historical edition。第267及第268條

[11]《道路》873條。原始筆記日期1931年12月23日

[12] 父親,牧函,2017年2月14日,8

[13]《道路》894條。該文取自1931年12月23日筆記

[14]《天主之友》146

[15] 加爾各答的聖德雷莎《沒有更大的愛》,Novato(加州)2002,33頁

[16]《玫瑰經》「致讀者」。這段話原是聖施禮華在1931年聖母無原罪慶節的九日敬禮期間,一氣呵成寫下來的原文的一部分

[17] 參見教宗方濟各《福音的喜樂》13。2017年6月18 日講道;2017年12月12日講道

[18] 聖施禮華《In Dialogue with the Lord》倫敦和紐約,2018年,第135頁

主頁

靈修生活

神聖父子之情

有關基督徒生活文件

一切都是好的

感恩

智慧

opusdei.org/…n-wei-yi-qie-du-shi-mei-hao-d/